目前,隨著中國會展企業上市節奏的加快,融資不再是外資展覽公司專享。需要提出的是,經過外資公司在中國市場的肆意擴張,對中國會展企業來說是否還有值得融資的項目,是否有與有國際運作實力和背景的外資展覽巨頭在本土市場上競爭的實力?或者,資本市場并購即吞并的戲碼是否將在會展業重新上演?
自2004年展覽業開始對外資開放,至今已10年。
10年來,外資展覽巨頭在中國市場完成了一輪又一輪的戰略布局。記者調查發現,京滬穗一線會展城市的大型專業展會,幾乎都有外資展覽巨頭強勢進駐。
也就是說,專業品牌展幾乎都與外資展覽巨頭有合作。
今年初,本報會展周刊以《中國成為外資會展企業資本并購“基地”》為題,報道了2013年外資展覽巨頭在中國市場的戰略布局。時值2014年收官之際,本報再次對外資展覽巨頭今年在中國舉辦的展覽項目進行梳理時發現,在本土會展組織方感慨新常態、市場進入瓶頸期時,外資展覽巨頭們又完成了一輪區域市場布局。
這一次,較為亮眼的是以英國展覽巨頭為首的“英派”——勵展博覽集團(以下簡稱勵展)、塔蘇斯集團(以下簡稱塔蘇斯),和以德國幾大展覽集團為首的“德派”——法蘭克福展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法蘭克福)等之間的較量。這其中,中國本土會展組織方、會展企業的身影已被巨頭們的氣勢淹沒。